有这样的案例,一名初中男生小学成绩优秀,而升入初中后,由于课业加重,竞争激烈不再那么突出,竟然出现不断出现自残、自伤行为。可见,有些中学生因为无法适应进入新环境的转变,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。对于南京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表明,有18%的青少年难以适应生活条件的变化,11%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中不能过的很愉快。能很快适应生活条件变化的青少年不足57%。如果不能及时适应新环境,会造成学习成绩下滑,人际关系紧张,内心感到自备等不良表现。
【社会适应】
总体适应能力中等,但高中生不如初中生
(案例)
小雨(化名)是一名初一男生,小学时成绩优秀,他一向认为自己任何事都应该做到最好,如果无法做好,自己就是废物、垃圾、可是,升入初中后,他在同学中间不像在小学时那么突出了。慢慢地,小雨不想去上学,甚至不断出现自残、自伤行为。家人带他到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治疗。
(调查结果)
经过学校教育,青少年逐渐从各自的家庭迈入社会,面临着从家庭到学校和社会的适应挑战。能否应对挑战,将影响其未来发展。本次调查也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探究。结果显示,南京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。有18%的青少年难以适应生活条件的变化,11%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中不能过的很愉快。能很快适应生活条件变化的青少年不足57%。令人惊讶的是,大学生比初中生和高中生更不能适应生活条件的变化。
在陌生环境中,青少年的适应情况欠佳。21%的人不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,不需很长时间就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的青少年不足17%。15%的青少年表示“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的成绩多半会比平时差”;11%的人“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紧张,不能很快使自己镇定下来”。
在社交拓展与公共外交方面也不太理想。47%的青少年表示“在陌生人面前常无话可说,甚至会尴尬”;33%的人表示“越是人多的地方,越感到紧张”;50%的青少年表示“最怕在公共场合发言”。
(实习编辑:张健)